红色题材《智取威虎山3D》拼江湖娱乐 徐克导演果然了得

文 / 我们
2016-07-27 评论 ()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日(2014年12月31日)徐克的新片《智取威虎山3D》上映八天,共收4.24亿元(人民币,下同),亦即是说平均每日票房为5千3百万元,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照此看,徐克这部影片走势仍会坚挺,元旦假期仍会有上佳收入,估计该片最后埋单极有可能超过6亿元,超越姜文的《一步之遥》。

该片上映后,大获好评,普遍认为影片拍得干脆利落、情节顺畅、节奏紧凑、人物鲜明,再加上影片中的江湖气势、北国风光的林海雪原诱人壮景,甚具吸引力。尤以片中主角杨子荣深山打虎的一场戏,拍来生猛逼真,特别是那头东北虎,可真凶猛吓人,人与虎的搏斗,惊险万分,极其动人心魄。如此逼真的打虎画面,在华文电影中是第一次,可见特技确无懈可击。而喜好玩电影技术的徐克,这回应获得了最大满足。

但是,最有趣的是《智取威虎山》原本就是文革时期八个样板戏之一,是绝对的红色题材。影片开始不久,就有那个年代所谓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打虎上山”的那段戏——“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高亢的唱腔响彻云霄。虽然早在多年前徐克仍在美国求学学电影时在美国看了该片便念念不忘,深被这出现代京剧戏所吸引,但没曾想,当他有机会真的可能将该剧重拍的时候,他居然真的拍了,甚至有可能为中共的文宣带来新启迪。主旋律(所谓主旋律,即符合中共思想的作品)题材也可以娱乐化的,换句话说,是可以香港化、好莱坞化的。

所谓香港化,无疑就是将香港江湖电影的某些方面揉入,荷里活化即是用最好的技术手段表现娱乐性,例如打虎这场就是其中典型。事实上,荷里活的英雄片从来就是符合美国“主旋律”的,当美国有难,总有英雄来打救,打救美国的绝对不是外国人,只能是美国人,不论是从漫画改编过来的什么侠或从《铁血将军巴顿》到《雷霆救兵》等等,莫不如是。而《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潜入匪首座山雕巢穴,冒名顶替栾副官,实为卧底,其经受多次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那股“匪气”和滴水不漏的黑话对应,以及当真的栾副官出现时,他这个假栾副官不但处变不惊,倒过来还竟将这个真的栾副官在众人面前硬生生指成是“共军卧底”并将他枪毙了。没有那股“匪气”,狡猾过人的座山雕又岂能放过杨子荣?更有趣的是,影片有两个结尾,除了正常的共军成功拔掉这股土匪这个结尾外,还加了另一个更好玩的飞机搏斗!这种有点似《夺宝奇兵》般的惊险玩法,其实是让徐克过足了“玩”的瘾。当然,观众看上去也是挺过瘾的。

然而,香港观众会否接受徐克这部《智取威虎山3D》呢?这同样也是一个挺有趣的问题。

文/列孚 | 香港资深影评人/传媒人,

推荐阅读: